Search

KKTV《記憶浮島》心理師不能和個案走太近|EP01

  • Share this:

姚子涵當了個案的朋友,孟謙和個案相戀,徐政翰收個案為徒。目前劇中出現的三位心理師,顯然都犯了「雙重關係」的大忌諱。成功的心理治療,常常讓個案感覺心理師是最懂得自己的人,因此也很可能希望在治療之外能夠有更多相處時間,甚至是發展治療關係之外的關係。如果在治療室之外也能繼續維持良好互信的相處,「是心理師也是朋友」聽來多麼吸引人,讓人不禁想像,這樣是否更能加強治療的效果呢?

很遺憾的是,這個吸引人的方向並不會成功。因為實際上心理師也是人,一旦成為個案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際關係,他就會失去客觀的角度,互動中也會受個案影響,就有可能一同陷入個案原有的內在困境當中。此外,在現實生活中人際受挫的個案,特別容易受到心理師支持同理、專注傾聽的吸引,這種動力下發展出的友誼並不公平,更可能讓脆弱的個案受到二度傷害。因此一名心理師若真的希望對個案有助益,就需要時時留意不會發展成雙重關係。一言以蔽之,雖然心理治療也是一種人際關係,但是 #這個關係不能存在於治療室之外,如此才可能出現療效。

這部劇集目前才剛上架第一週,剛起頭就看得出有鋪陳許多心理議題、治療關係的線頭,讓人好奇後續發展,就讓我們一起繼續看下去吧。

文/ 楊翎㚬臨床心理師 心理師愛看戲

--

質感台劇《記憶浮島》探討內疚與創傷、慾望與控制
KKTV每週五中午12點更新 ,與你一同窺看記憶
https://hi.kktv.to/38xwhr
 
重點來了!
KKTV提供10 組30 天的看劇序號,想獲得序號跟我們一起追劇的話,請留言 「質感台劇《記憶浮島》探討內疚與創傷、慾望與控制」,用週末趕緊追起來!

#KKTV #最新台劇 #新劇情報


Tags:

About author
舉凡一天中會遇到的各種生活情境,從如何與他人相處到生老病死,都有心理學的知識蘊含在其中。我們希望能讓大家看見生活中藏著哪些心理學相關的有趣細節,也期待能有更多的交流與分享。心理學不該只是在學校或醫院間被應用的知識,而是要帶到生活中讓更多人了解,使之融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刻。
讓心理學走出象牙塔,讓一般大眾都能夠感受到有趣、有用之處。 創立於201
View all posts